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《参考消息》9月4日刊发文章《中阿经贸合作展现蓬勃生机》。全文如下:
由中国商务部、中国贸促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-阿拉伯国家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中阿博览会”)近日在宁夏银川举办。
本届博览会以“创新、绿色、繁荣”为主题,围绕数字经济、清洁能源、人工智能、现代农业、水资源、智慧气象等热点领域,推动形成了一批合作成果,体现了中阿经贸合作的蓬勃生机。博览会还首次举办中阿银联体、“丝路电商”、气象、标准化及知识产权等方面活动,为双方合作增添了新动力。
8月28日,在中阿经贸投资企业对接会上,参会嘉宾(右三)与企业人员在进行商务洽谈。(杨植森 摄)
推进前沿领域合作
在银川市国际会展中心人工智能展区,一台煎饼果子机器人正在熟练地“营业”:和面、摊饼、翻面、下料、折饼、装袋……整套动作丝滑流畅,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体验。不到3分钟,一份香喷喷的煎饼果子就做好了。
“点单很简单,整个制作过程让人感到很新奇,真切感受了科技带给生活的便利。”银川市民刘少坤说。
久秉机器人(北京)有限公司副总裁谷利东介绍,煎饼果子机器人是该公司推出的首款投向市场的智能餐饮设备,目前已在北京、深圳等地地铁站、社区、商业区等多种场景投放应用。
“我们运用人工智能加视觉识别技术,指导机械臂进行运行轨迹的操作,模仿人工制作煎饼的全流程,能够自主完成摊饼、加料、卷饼等完整工序。”谷利东说,公司还在研发蒸制机器人、烤制机器人等多种机器人,并将陆续推向市场。“希望借助中阿博览会的平台,把我们的餐饮机器人推向阿拉伯国家乃至全世界,把中国美食文化发扬光大。”
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同样人气爆棚:机器狗Go2灵活地交叉跳跃、倒立、旋转,还能根据遥控指令做出握手、匍匐、前滚翻、比心等一系列动作股涨柜,一旁的人形机器人G1则热情地向大家挥手,互动感十足。
“这次我们带来3款机器人,希望借助中阿博览会的平台对接国内外客商,拓展行业应用合作。”宇树科技中东地区销售经理郑添裕介绍,自2019年来,公司积极开拓中东市场,目前已在沙特、阿联酋、科威特等国找到合作伙伴,在当地建立并推广公司的产品线,并与一些阿拉伯国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。“他们的一些科研成果也能够反哺我们的企业,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业务。”
当前,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,创新已成为中阿双方发展的主旋律。
本届博览会高度关注新技术、新应用,在保留清洁能源、跨境电商等特色板块基础上,聚焦阿拉伯国家对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数字产业、游戏产业等需求,新增了数字经济、人工智能展区,中国电信、联通、华为等头部企业全方位展示人工智能发展成果;国家能源集团、国家电网等世界500强企业,展示风、光、水、氢等能源最新发展成果及应用。
近年来,中阿双方积极拓展在电子商务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合作潜能。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搭建5G商用网络,提升了当地信息化水平;中国电商平台逐步进入摩洛哥、沙特、埃及等国市场,便利了当地民众生活。
最新发布的《中阿经贸关系发展进程2024年度报告》中指出,在中阿共同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,全面推动技术创新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、绿色能源开发应用、数字通信建设等多领域合作过程中,中阿科技合作已经成为阿拉伯国家实现经济发展、产业转型、技术升级的优先选项。
共同致力绿色转型
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,一座座智能光伏温室内,彩椒、番茄等植株长势喜人。通过集成光伏发电、智能水循环与精准环境控制系统,以及高效栽培技术,昔日的盐碱荒滩正在蜕变为四季常青的“数字菜园”。
“依靠光伏发电提供的绿色能源,可以实现农作物精准灌溉、施肥、喷雾、控温等智能定量控制,适宜应用于高温干旱和沙荒地、盐碱地及极端环境,不仅提升了农作物的品质,还较传统大棚节水20%以上,收益提升3倍多。”智能光伏温室项目研发团队负责人、宁夏沃之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兆军说,借助中阿博览会平台,公司关键技术近年来已在国内13个省区和阿曼、埃及、卡塔尔等9个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广泛应用。
去年8月,公司联合宁夏大学与沙特一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,未来5年将在宁夏红寺堡、沙特利雅得建设万亩“中沙光伏智慧农业节水科技园”和100亩“中沙智慧恒温节水光伏小屋”,并在中阿旱区及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示范推广以智能光伏温室为主的节水农业、休闲旅游等典型样板。
“这些项目将充分利用我们在土壤快速改良、风光互补智能控制、光伏设施农业装备建造、复合渗灌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,结合沙特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与市场需求,助力当地技术革新,发展绿色、零碳、节能、低成本、高质量农业。”孙兆军说。
在本届博览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交流会上,中阿技术转移中心面向阿拉伯国家集中发布了500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,涵盖绿色农业、生态环保、新材料及现代化工、清洁能源等领域,对应阿拉伯国家在粮食安全、荒漠化防治、建筑节能、能源转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。
该中心自2015年落户宁夏以来,累计发布1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,促成签订109项科技合作协议,推动智能节水灌溉、智慧农业、农产品加工等多项中国技术在埃及、沙特、阿联酋等国家落地转化。
本届博览会期间,特别安排了中阿绿色低碳产品对接交流、中阿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、荒漠化防治交流等活动,同时设置清洁能源展,展示石油天然气清洁利用、风能、太阳能、氢能等前沿技术,共同推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。 “中阿博览会是双方合作活力的生动见证。这一盛会不仅是贸易与投资的重要平台,更是创新思维交汇、战略对话开展、伙伴关系构建的卓越舞台。”埃及副总理哈立德·阿卜杜勒·加法尔说。
双边贸易持续向好
从冷凉蔬菜到石头缝里长出的硒砂瓜,借助中阿博览会的平台效应,宁夏特色农产品不仅成功进入阿拉伯国家市场,更凭借“一带一路”加速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。
“从去年5月2日开始,我们已通过货运飞机向阿联酋出口约220吨蔬菜,包括黄瓜、茄子、豆角等。蔬菜从厂房到迪拜的商超只需要36小时,近乎零损耗,品质新鲜。”宁夏兴耘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文涛说。
魏文涛介绍,两年前,通过中阿博览会,他们结识了阿联酋温超集团的有关负责人,于是邀请对方到公司的种植基地参观品尝。“他们非常喜欢宁夏蔬菜的口感和品质。我们最初尝试出口了一批上海青,没想到很快被抢购一空。如今,出口蔬菜种类不断增加,双方已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模式。”魏文涛说,本届博览会期间,他精心挑选了出口迪拜的8种畅销冷凉蔬菜参展,希望吸引更多客户,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。
阿联酋是中国在中东地区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。宁夏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有力的品质保障。昼夜温差大、气候干旱冷凉等特点,使当地农产品病虫害少、农残低、品质优良。
除蔬菜外,今年8月,宁夏中卫市的知名特产硒砂瓜也首次出口阿联酋,将这份独特的甜蜜送往遥远的阿拉伯国家。
深耕中阿合作多年,宁夏开放程度不断提升,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桥梁。2022年至2024年,宁夏与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累计实现进出口294亿元;今年上半年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实现进出口51.2亿元,同比增长8.7%,经贸合作不断深化。
近年来,中阿经贸往来日益密切,双边贸易持续向好。2024年,中阿双边贸易额达约4074亿美元,同比增长2.3%。中国已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签署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文件,并与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,双方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框架内实施了200多个大型项目。
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艾哈迈德·穆斯塔法·法赫米说,多年来,中国一直保持着阿拉伯国家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。同时,埃及橙子、沙特白虾、突尼斯橄榄油、苏丹芝麻等阿拉伯国家产品,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也在不断提升。
“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最重要的经贸活动之一,既是中阿关系的一个主要合作平台,也是推动中国与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国家股涨柜,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共建合作的重要载体,在促进双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。”法赫米说。(记者 刘海 马思嘉 艾福梅)
米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